鼓励生育,控费降费还得从国产替代开始

受晚婚晚育现象突出,高龄生育困难、不孕不育人群增多等因素影响,我国的生育状况不容乐观。根据2021年5月11日,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,我国的总和生育率跌至1.3,已进入全球生育率最低的国家行列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6年时间,我国净增人口数量下降了858万人,2021年净增人口数量创下了近60年来的新低,仅48万人。在此严峻形势下,2021年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31日召开会议,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,应对人口老龄化,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。2022年3月5日的两会中,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,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,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,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减轻家庭养育负担。系列政策措施以人民为中心,以国策形式力求缓解群众生育的后顾之忧。 

但在“三孩梦”的美好期待中,除了“不想生”的难题待解,还有“不能生”的噩梦。我国有近5000万对不孕不育夫妇。由于外部环境和初婚初育的推迟,我国已步入高不孕不育率国家行列,全国女性不孕症的发生率在 12%~18%。中国工程院院士、生殖医学专家乔杰团队的调查结果显示,在中国,每年因试管婴儿增加的新生儿约有30万名,这相当于2021年净增人口(48万)的60%。

其中部分有生育意愿,但却受到不孕不育症困扰的夫妇,面对辅助生殖技术较高的治疗费用踌躇不前。

     2021年9月15日,国家医保局在答复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,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大事情,在诊疗项目方面,将指导各地立足“保基本”的定位,在科学测算,充分论证的基础上,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、安全可靠、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。辅助生殖进医保,在一定程度上有望助推我国的人口增长。


微信图片_20220928143349.png


      近日,有网民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咨询“北京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工作”据4月13日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回复,北京市辅助生殖技术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工作暂缓执行。

      此前,2月21日,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、市人社局印发《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》(京医保发〔2022〕7号),对公立医疗机构已开展的63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进行了规范调整,其中对体外受精胚胎培养等53项辅助生殖技术项目进行了统一定价。同时,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、胚胎移植术、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涉及人群广、诊疗必需、技术成熟、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。

微信图片_20220928143355.png

     究其原因,2021年8月,国家卫健委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时指出,当前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医保筹资能力限制,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只能立足于“保基本”,不具备将支付范围扩大到治疗不孕不育费用的条件。有统计数据表明,对于小于35岁的女性,每个IVF治疗周期的活产率为33.1%,即平均需要进行3个IVF治疗周期,才能出生自己的孩子,而女性在35岁以上时,所需IVF治疗周期还会明显增多。

辅助生殖产业链的上游为器械、药品和技术研发商,中游为器械、药品经销以及市场营销渠道商,下游为辅助生殖医疗服务商。

 

从整个产品市场份额来看,辅助生殖器械95%、辅助生殖药品80%依赖进口,产业链上游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品牌。高额的进口产品费用,直接导致了治疗费用增高。在现阶段我国辅助生殖一个治疗周期费用平均在4万元到5万元,此次北京医保如果进行实施,扣除较高的基因检测类项目,医保覆盖约8000元至11000元。


事实上,近年来辅助生殖行业在国内的确保持着高速的增长。在锦欣生殖医疗的招股书中,不孕不育的中国人越来越多。2017年中国大约有4770万对不孕症夫妇,预计2023年不孕症夫妇将增加至约5620万对。2017年,约有52.7万名患者在中国接受辅助生殖服务,并预期将于2023年增长至约95.6万名,复合年增长率达10.4%。


这么高的增速和市场规模,加速推动医疗需求不断增加。而不断扩张的医疗需求促使医疗财政支出稳步增长,让立足于“保基本”的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大大承担了相关压力。


面对如此严峻形势,我国少数企业开始了相关试剂、设备、耗材等医疗产品的自主研发。确立行业技术标准的话语权掌握定价权和市场主导权,直接降低国民辅助生殖治疗经济负担。


成都艾伟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我们


艾伟孚

《药品/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表》 编号:川(备)-非经营性-2023-0005

本网站未发布麻醉药品、精神药品、医疗用毒性药品、放射性药品、戒毒药品和医疗机构制剂的产品信息

备案信息:蜀ICP备18008969号-1